本文对第二届碧桂园杯冠军赛上国手们的开局,从三个角度作简要分析:
一、武器的出场种类
国手们用过的武器并不多,只有五种,按使用次数的多少排序,分别是:
1.当头炮﹙中炮﹚,果然“当头”,40局棋中出场16次,仍然是武器库的“第一把手”。一直以来,几乎所有介绍象棋开局的棋书都把当头炮﹙中炮﹚摆在首位。
2.仙人指路,亮相11次,排第二位。这里需作一个说明:对红方首着兵七进一﹙或兵三进一﹚,棋谱 并非都叫“仙人指路”,如对手应以挺7卒的叫“对兵局”,如红方再挺三 路兵的则称为“两头蛇”,为了研究方便,本博统称仙人指 路。
3.排第三位的是飞相局,有6局。
4.过宫炮局出场5次,排第四。
5.起马局,有2局。
笔者在《开局武器谈﹙1﹚》中把当头炮、过宫炮、飞相局、仙人指 路4种开局列为“大热”,对照国手们的开局,是否得到印证?
二、国手的开局风格
研究一下,也是很有意思的。
有的国手使用的武器比较专一,每次出场都用它。例如:吕钦比较喜欢用马,两次先行都是起马;王天一则钟爱仙人指路,三次执先都拱七兵;徐天红、孙勇征、蒋川三位,两次先行都用中炮。
有的则呈多样化。例如:枊大华四次先行,用过三种武器﹙过宫炮、飞相局、仙人指 路﹚;许银川执先三次,三次都不同﹙分别是中炮、仙人指路和过宫炮﹚。
三、鑫鑫的审慎选择
那么,本届冠军赵鑫鑫又是怎样开局的呢?
赵鑫鑫是2007年的全国冠军,这位年轻的特级大师比较喜欢使用中炮开局,在他的征战历程中,先行用中炮的占百分之七十左右。本届杯赛也不例外,在预赛和半决赛中,轮到他先手的三次,都是开出中炮,取得两胜一和的战绩。进入决赛﹙分先后手两局﹚,到他执红时,行兵布阵却发生了变化:不用中炮,改为飞相。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,可知他这个策略并非随意,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:这局棋只要弈和便可夺冠,穏打稳扎显得更加 重要。对弈结果,赵特大是如愿以偿。
﹙此文于比赛结束次日即2013.12.27以网名“三十六变”发于广东象棋网,现经修改、补充后收入本博。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