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勇抗日的卫河游击支队?xml:namespace>
“七七”事变后,临清的一些农民、旧军人、游民、无产者自发组织起来一支抗日义勇军。1937年底,抗日义勇军改编为鲁西北抗日游击第十六支队,吉占鳌任十六支队的司令员。这支游击队,军事上受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指挥,政治工作受鲁西北特委政治部的领导。1938年11月,第十六支队的司令员吉占鳌对八路军产生误解,共产党员孙廷甫等相继脱离十六支队。12月底,日军由德州向临清进犯,十六支队主动撤出临清县城,开到临西下堡寺一带活动,后又转至城东南三十间瓦房一带活动,在与日军作战中,由于指挥失误,部队溃散,多数战士携枪跑回老家。
临清中共组织利用这个有利时机,以田野等党员同志为骨干,动员一些党员和群众参加,收编了十六支队二团百余名溃散人员,组成了八路军临清(临西)武装工作团,于笑虹任团长。这是党在临清组建的第一支革命队伍。临清县委全力支持发展这支武装,动员一批优秀党员和群众参加部队。队伍建立后,一面积极配合党建立县区政权,一面清剿临清境内土匪,在战斗中逐步成长壮大。
1939年9月,八路军临清(临西)武装工作团和卫河支队一大队、邱县大队合并,成立了“八路军卫河游击支队”,于笑虹任支队司令,下辖三个大队共千余人,归鲁西北地委直接领导。11月初,八路军先遣纵队从太行回鲁西北地区,“八路军卫河游击支队”编入八路军先遣纵队序列的第一团,于笑虹任团长。
1940年,石友三、鹿钟麟的部队在冀南一带搞反共磨擦,这些匪部抗日是假,反共、反人民是真。根据党中央、毛主席的指示,要对他们进行讨伐。2月8日凌晨,先纵一团在东进纵队的指挥下,通过详细侦察石友三活动情况和周围日伪军的情况,经过周密部署,在冀中的部队配合下,讨伐叛逆石友三的战斗开始了,战斗持续了八天。15日,在追击石友三到曲周候村北寺头时,遇到日军袭击,石友三侥幸逃过卫河,退到了濮阳。18日晨,一团向馆陶浅口一带转移,同馆陶敌伪遭遇,一、二营和团直属机关的干部战士安全转移到修家老官寨一带,三营在孙健盈同志的指挥下,激战数日,傍晚撤出赵官寨。先纵一团进行的两次遭遇作战,证实了一支年轻的部队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是经得起考验的。?xml:namespace>
6月初,先遣纵队同筑先纵队整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,一团同模范团合编为八旅二十三团。在抗日战争时,一直坚持在冀南三、四两军分区的对敌斗争中。解放战争时整编为晋、冀、鲁、豫野战二纵五旅,在刘伯承、邓小平的指挥下,转战黄河南北,后又挺进大别山,还参加了淮海战役。建国后,这支部队大部分编入海军,也有到空军、炮兵、装甲兵工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