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简介:胡明,中国象棋女子特级大师。河北深泽人。1971年7月21日生人。现任河北省棋院副院长、河北省体育局棋牌中心副主任。1986—1994年六次获全国象棋赛女子组冠军。1991年、1993年连续夺得两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女子冠军。在2008年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象棋女子团体赛上,胡明获得团体冠军。她是第一个夺得世界、亚洲、全国锦标赛所有冠军头衔的“大满贯”女棋手。
胡明
第三届全国智运会前夕,我负责河北省队的新闻报道工作,而胡明作为棋牌中心的副主任、河北省队的团部成员,接受了我的赛前采访。我惊诧于胡明对于每一个项目、每一个队员甚至对手情况的了如指掌,介绍起来如数家珍。谈吐间,无不表达着对河北棋牌的情感,对象棋的热爱。
与象棋“缘”深的“天才棋手”
胡明与象棋这位“挚友”,故事中满满的都是“缘”。
八十年代初,河北棋牌省队还没有象棋女子专业队,一切都是空白。那时,胡明家就在东方红体育场(现裕彤体育馆)附近。家中成绩优异的大姐被象棋老师韩国庆选中,进入了象棋少年培训班。大姐肩负着照顾妹妹的责任,小胡明便被带在身边陪同。而这一带,也将胡明带上了象棋之路,从此对象棋的感情一发而不可收,“缘分”由此开始。那个时候,大姐对象棋并无太大兴趣,而小胡明却兴趣盎然。正在上小学的胡明,最喜欢看院子里老大爷们征战棋布错峙的“沙场”,似懂非懂的,竟也学了些皮毛。胡明在象棋少年班里展露出的对象棋的天赋和热爱,也让她在赛场上初露锋芒。
1982年 9月的省运会上,胡明代表石家庄出战,当时没有专设少年组,她的对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,胡明不仅得了团体冠军,更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的得到了个人冠军。这很快便吸引了当时河北省象棋队刘殿中教练的注意。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,而胡明这位象棋小天才,既有对象棋的天赋异禀而又十分知努力,因此被破格录取,幸运地成为了河北省象棋专业女队的第一人,也是当时唯一的象棋女队员。当时的训练设施十分简单,并没有现在这样的高科技辅助。一盘棋,一本棋谱,一位对手,便是当时训练的全部。而由于是队里唯一的女队员,胡明的对手也便只有男棋手。而教练刘殿中也十分爱惜这位女弟子,时常亲自与胡明对弈辅导。而当时的身兼“棋圣”和“ 棋王”殊荣于一身的象棋特级大师李来群也经常陪这位小队友下棋。在象棋中,男女对棋的掌控还是有差距的,男子棋手在空间感和逻辑感上要略胜一筹。也正是这样难得的环境,让胡明快速的成长、提升。提起在省队训练的时光,胡明的言语中满满都是感激。刘教练的悉心教导,男棋手的陪练、帮助,河北象棋队欣欣向荣的良好氛围,都成为了她日后成功的“催化剂”。
而她与象棋的这缘分,也为她带来了美满幸福的爱情和家庭。胡明的丈夫,是现任河北象棋队的主教练闫文清,也曾是她同时期并肩作战的队友。正是象棋,让他们相识相知。而理论知识扎实、条理清晰的丈夫,更是胡明身边的“谋士”,左膀右臂。赛前为胡明分析对手,制定作战计划,赛后总结经验,弥补漏洞,是胡明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征战沙场共恩爱,涓涓岁月酿真情。每每谈到丈夫,她便不由得流露出欣赏与感激。
成绩斐然的“巾帼英雄”
1982年的省运会冠军,让当时仅有十一岁的胡明一战成名,开始为人所知。而还是个孩子的胡明,几乎没参加什么少年赛,便开始在成人堆里“摸爬滚打”。1984年,她便获得了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的第三名,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十分不易。而说到第一次夺得全国冠军,胡明一直在谦虚地强调“都是运气”。当时,在一路过关斩将后,胡明在决赛遇到了当时全国实力数一数二的谢思明。“那个时候,我只能说自己是很有冲击力的,有夺冠的可能,而不是志在必得。比赛需要实力,也需要一些运气的,而我刚好运气还不错。”当时,与胡明同分的一共有三人,一切都由最后一盘定胜负。而谢思明取胜欲望十分强烈,断不会选择和棋;如若和棋,可能冠军便可能花落旁家。而虽年纪不大但久经沙场的胡明,从容应对,机智对敌,让对手乱了阵脚。“我是小分取胜的,我的对手都很给力。”
1986年,胡明十五岁拿到了全国冠军,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。而自1986到1994年,胡明连续六次获全国象棋赛女子组冠军,中国象棋界进入了“胡明时代”;1991年、1993年,胡明连续夺得两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女子冠军;1994年,胡明获得了亚洲个人冠军;而在2008年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象棋女子团体赛上,胡明与唐丹、张国凤组成的中国队不负众望,获得冠军。至此,她成为了集世界、亚洲、全国锦标赛所有冠军头衔的与一身的“大满贯”女棋手。
自十一岁起,一直在沙场征战三十余年,她是名副其实的“巾帼英雄”;赛场上,她的从容淡定凝聚成强大的气场“威慑”着对手。
专注于棋牌事业的燕赵体育人
胡明的成功,与她的专注密不可分。生活中,专注也已经成为她的习惯。骨子里就有着一股不服输劲头的她,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执著。专注用心让她在赛场上心无旁骛,所向披靡,也让她在赛场下尽心尽力为河北棋牌付出。如今,不再奋斗在一线的她,成为了省棋牌中心的副主任,工作更多的从“台前”转到了“幕后”。今年,是她第一次没有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全国智力运动会,总领大局的她,也将全部心思放在了整个河北代表团。细数起各大项目的优势小项,她都烂熟于心,不仅了解自己的队员,对对手的情况更是了如指掌。在其位,谋其政。身份的改变,也让胡明站在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。用心就一定能够做好一件事情是她始终信奉的人生信条。
“我从十几岁来到体工大队的大院起,在这里度过了三十几年的时间,从来没有离开过。我对这里真的是特别有感情了。”是啊,三十几年的朝夕相处,栽培培养,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她的第二个家。这份对象棋,对河北棋牌,对河北体育的感情,厚重而温暖。
如今,她与象棋的缘分依旧,与河北棋牌事业的故事也仍在继续。三十余载“棋”缘在 淡然专注度清平。真实如她,专注如她,淡然如她。荣誉一生,终将归于平静,而她,为河北棋牌事业的付出却始终如一。
记者手记:她是赛场上巾帼不让须眉的“女将军”,她是生活中快乐美满的幸福女人,她是河北体育的骄傲,堪称一段传奇。她的真实,她的专注,她的淡然,无一不让我感到震撼。岁月沉淀,时光变迁。我面前的她,言语中的她,故事中的她,一个个片段让她的形象愈发饱满了起来。她对河北棋牌的感情,深沉而又有分量。而如今,继续为河北棋牌事业付出的她,仍是燃烧着自己的“蜡烛”。